清明时节雨纷纷,最是忙碌科研人。
清明是否有雨不能保证,但是科研人忙到头秃是亘古不变的事实。
从空中的鸟到水里的鱼,从参天的树木到石面的苔藓,人们惊叹于光怪陆离的生物世界,并将自我融入,开始思索生命的本质。
历史上的科研小达人,通过一系列闯关升级逐步成长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巨人,让后人在他们的肩膀上实现质的飞跃。
第一位:
罗伯特·虎克 被誉为“伦敦的莱奥纳多(达芬奇)”,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,热衷于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一切,并用笔描绘显微镜下看到的情景。
1665年虎克在自制显微镜下观察一小块清洁的软木薄片,清楚地看到了薄片内全部是多孔多洞的,便用单人房间的cell一词命名植物细胞为cellua。同年,他出版了《显微术》一书,书中插入了包括跳蚤、苍蝇的眼睛以及这片软木切片在内的58张手绘图。
罗伯特·虎克观察到的是已经失去生命活力的植物细胞壁,并非真正的细胞。而另一位虎克——安东尼·列文虎克每天沉浸于打磨镜片,自主研发了第一台高倍显微镜并观察到了血红细胞、微生物、血流等。
两位虎克用自己的好奇心与按捺不住的双手,引领人类在认识生命的进程中,跨出了巨大的一步。
第二位:
达尔文 传奇的一生始于一次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,他在看过世界的五彩斑斓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:世界上所有的动植物都改变过,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,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“选择者”,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,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。
这个想法对于那个年代那个环境而言是颠覆性的,但达尔文坚信自己的想法。
经过二十年的思索,《物种起源》一书终在1859年问世。但达尔文并未沉溺于花环之下,他再历二十年搜集资料,充实物种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,反复推敲自己的理论,最终完善了进化论。
历时四十载的进化论给“存在巨链”理论造成冲击,伴随着人文领域的一场场颠覆性的革命,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觉醒,追随着进化论的步伐,冲破神学桎梏。
第三位:
孟德尔 是个名副其实的科研达人。为了探寻遗传的奥秘,他历时8年,人工培植22个具稳定性状的豌豆,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观察、计数、分析。
他酷爱自己的研究工作,自豪地称豌豆是自己的儿女。8个寒暑的辛勤劳作终成就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,但孟德尔却没能等到属于他的时代。
或许是因为思想过于超前,或许是因为达尔文进化论光芒太过耀眼,孟德尔定律被遗忘了35年之久。直至他逝世16年,论文出版34年后,遗传学终于发现了孟德尔这颗遗珠,孟德尔时代宣告来临。
好饭不怕晚,金子总会闪光,孟德尔从培育豌豆到被世界看见整整用了43年,时间会告诉他,日复一日的科研是值得的。
第四位:
摩尔根 本身就像他的研究一样,是摩尔根家族中的“突变基因”。他对一切都抱有好奇心,对生物学界进展的一切理论都充满了怀疑。
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大放异彩时,摩尔根对此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:生物的性别肯定是由基因控制的。那么,决定性别的基因是显性的,还是隐性的?
坚信实验结果更胜于权威的摩尔根,在实验室中用繁殖能力极强的果蝇,开展生物遗传性状中突变现象的研究。他通过多种“严刑拷打”对待成千上万的果蝇,终于诱发出一只独特的白眼雄性果蝇,一只罕见的突变品种。
摩尔根用这一只罕见品种反复杂交验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,终于对孟德尔真正的服气。但他并没有终止研究,他继续用显微镜观察果蝇,日复一日地进行杂交,终于发现了此种基因与性别挂钩,创立了连锁与互换定律。
没有对巨人的怀疑就没有摩尔根日复一日的实验,没有坚持不懈的钻研更没有对遗传学的补充完善。摩尔根的名字作为基因研究的一个单位长存于世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我是分界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生命科学领域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位科研人的心手合一、细致求证、耐心坚持、质疑权威的能力,每一个科研日常都是巨人成长的足迹,每一个不断重复的实验最终将汇成巨大的力量推动认知的蜕变。
耐思深耕实验室耗材十余年,用产品为每一个实验助力,为每一位科研人喝彩。
现开展特别活动,为你的科研日常添一抹色彩。
科研小日记
活动日期:
4月1日——4月20日
活动内容:
关注无锡耐思NEST公众号,拍摄15s以上运用到耐思酶标板实验视频,扫码投稿即可获得参与奖一份!
4月20日投稿截止,我们会根据投稿质量进行评奖,得到奖项的作品更能领取精美豪礼!
评选结束后我们将在公众号上展示获奖视频!
兑奖要求:
需关注无锡耐思NEST微信公众号。
活动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奖品发放(如所在地区受疫情影响无法发放奖品,则在物流恢复后进行寄送),个人信息务必真实填写,以免影响奖品的领取。
奖品与奖项:
参与奖
(投稿即可获得)
耐思高效摇瓶同款小挂件
三等奖
(六位)
苏州博物馆木制小夜灯
二等奖
(三位)
黄油猫太空舱充电宝
一等奖
(一位)
小米智能积木 猎户座六足泰坦